焦點
-
光華商場,今天是微星日!
光華商場,今天特別熱鬧。除了說,這個月是104資訊月,不少玩家到八德商圈逛街,也有不少消費者去敗家。然而,光華商場,也稱為八德商圈,由於這邊是台灣電腦零組件周邊的聖地,也是3C重鎮。到光華商場逛街,要敗家的話,若要特別找電腦零組件,一定會去的,就是幾乎什麼神兵利器都有現貨的原價屋。 原價屋今天特別與微星共同宣傳,店員臉上都貼有MSI紋身貼紙,頭上還戴著微星電競龍魂商標的品牌招牌帽子!事實上,微星最近幾年,在電競市場的用心經營,可是有目共睹,獲得了玩家不錯的好評。微星也非常體貼消費者,時常舉辦嘉惠玩家的活動,微星本週最新推出的「『微星H170主機板天天省』,活動時間:2015/12/11(五)~2016/01/31(日),凡消費者于活動期間內到門市,購買H170系列主機板任一款,可享有『加購DDR4-2133 4GB記憶體一條,只要399元』,『加購DDR4-2133 8GB記憶體一條,只要999元』」,就在光華商場店家造成轟動。由於可以低價入手DDR4記憶體模組,真的是可以讓玩家省下荷包。 光華商場,也稱為八德商圈,由於這邊是台灣電腦零組件周邊的聖地,也是3C重鎮。任何電腦零組件,3C商品,誰能在光華商場勝出,就能稱霸天下!也因此,產品原廠、代理商,跟光華商場店家的合作,怎麼樣來做行銷,就顯得相當重要。原價屋,能在光華商場,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存活,還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,也是有人家的一套經營哲學。這次,我們在光華商場,看到了原價屋與微星的共同宣傳,店員臉上都貼有MSI紋身貼紙,頭上還戴著微星電競龍魂商標的品牌招牌帽子,這讓我們見識到了品牌的經營,可說是點點滴滴。微星這幾年在電競上的用心,做出了許多優質的電競產品,成功的讓龍魂商標在世界上發光發熱,真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!也期待,在光華商場今天的微星日之後,能有更多更棒的電競商品,讓消費者玩到更棒的東西! (01) (02) (03) (04) (05) (06) (07) (08) (09) (10) (11) (12) (13) (14) (15) (16)
-
聯想Lenovo ideapad 500實測開箱,體感互動多媒體筆電新登場!
人們與電腦的互動方式,除了鍵盤、滑鼠、觸控螢幕之外,最新的語音、臉部和手勢辨識等應用也逐漸導入消費市場,讓人們有更多控制電腦,與電腦互動的體驗。聯想(Lenovo)最近推出 ideapad 500,就是一款主打「體感互動」的多媒體樂筆電,其最大特色就是內建了Intel的RealSense(實感)攝影機,可以讓你透過雙手揮動的手勢,來與電腦互動。並可掃描你的臉部特徵,來做為登入或3D模型等應用,讓消費者與電腦有更多的互動,以發揮更多創造力與想像力。 Lenovo這款最新款的行動多媒體娛樂筆電,詳細產品名稱ideapad 500-15ISK,型號為80NT,採用15.6吋Full HD霧面LED背光LCD面板(1920x1080)、採非觸控螢幕的設計,具有不閃頻等功能,讓美工、多媒體專業人士即使長時間工作,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眼睛傷害。ideapad 500的外蓋(A、D蓋)採用雪白色為主色,搭配操作區(B、C蓋)的銀灰色為副色,讓整部筆電呈現時尚又兼具科技感。 在螢幕上方,則內建了Intel RealSense F200的3D攝影機,共可看到三個鏡頭(後述),兩旁有個小小輔助對齊孔,以便可以精準掃描與拍攝出使用者的臉部輪廓,並可得知距離遠近。在鍵盤區,則採用了全鍵盤102-key的設計,右邊的數字鍵區能方便使用者輸入數字,而鍵帽的設計採用上面是方形、下面是圓弧形的造型設計,讓傳統四四方方的鍵盤看起來不再那麼冰冷,而是給予更活潑且有朝氣的視覺,再搭配鍵盤有白色背光設計,讓黑暗中也能看清楚按鍵的位置而不會打錯。下方的觸控板支援多指觸控,可以快速捲頁、切換程式,讓工作效率倍增。 在硬體規格部份,IdeaPad 500採用Intel Core i5-6200U處理器(2.3~2.8GHz),搭配AMD Radeon R7 M360繪圖處理器(GPU時脈為980MHz、記憶體時脈為900MHz,4GB DDR3 64-bit記憶體),可支援OpenCL 1.2、OpenGL 4.3和DirectX 12等一般運算與繪圖運算的應用軟體或遊戲軟體,同時也支援AMD自家的Mantle、Vulkan API,可讓支援的3D遊戲效能再往上提升。搭配Intel處理器的內顯晶片(Intel HD Graphics 520,GPU時脈300MHz、記憶體時脈等同於系統基礎時脈800MHz),可以在省電模式(使用電池)與效能模式(插入電源)之間自己做自動切換,讓筆電能在效能與電池壽命間取得最佳的平衡。 在記憶體與儲存部份,內建了DDR3L-1600 (800MHz) 4GB SO-DIMM一條,並預留一組記憶體插槽以供未來擴充之用,至於硬碟則是採用Seagate 1000LM014 SSHD (混合式固態硬碟) 1TB,5400轉,內建8GB Flash記憶體,讓經常存取的資料可以加快讀取速度。機身右方還有內建一組PLDS的DVD-RW DA8A6SH燒錄機,可以將你的作品燒錄起來以備存。 在連線部份,內建Qualcomm Atheros QCA9377無線網路(802.11abgn+ac規格)與藍牙4.1,另支援Gigabit Ethernet有線網路。在周邊連接埠部份,機身左方依序是充電孔(採可正反插設計)、散熱孔、VGA輸出埠、RJ45網路埠(採半隱藏、可扳開設計)、HDMI輸出埠、USB 3.0 x2;機身右側則依序是耳麥孔、USB 2.0 x1、SD卡插槽、光碟燒錄機、固定用鎖孔。至於前後側面則採用極簡設計,沒有配置任何連接孔,前側只配置了電源和充電指示燈。底蓋(D蓋) 的四周圍採用圓弧式設計,讓整部筆電底部至側面的散熱與音效輸出都能更有效果。電池內建於筆電內,重量為2.3公斤,可說是重量算輕盈的15.6吋筆電。 有關於Intel推出的RealSense(實感) 3D攝影機,是採用模組的方式,讓OEM廠商整合於自家產品內。目前有F200和R200兩款。這兩種模組都是採用USB 3.0介面,但兩者的功能和演算法卻不相同,連應用的範圍也不太一樣。 F200體積比較大,可以整合於較大的產品內(例如外接式Webcam、筆電、2合1筆電),適合近距離範圍的應用,例如手勢操控等App或Game等工作、教育或娛樂用途。而R200體積比較小,可以整合在行動裝置內(例如平板、2合1平板),適合較遠距離範圍的應用,例如環境偵測、監控等工作、娛樂或居家/辦公環境等相關應用。 以一般工作、教育或娛樂用途等應用來說,F200是最佳的選擇方案。這個F200的構造裡面,共含有三個鏡頭,從左至右依序是紅外線感測器(IR Sensor)、彩色感測器(Color Sensor)、紅外線雷射投影器(IR Laser Projector)。兩旁還有對齊孔,讓人臉或手勢能夠精準入鏡。 對於OEM客戶來說,大多數會選擇F200來整合到自己的筆電內,以便可以獲得最佳的使用體驗。以Lenovo ideapad 500內建的F200,除了可以當一般的Webcam之外,更可以安裝Intel RealSense的SDK/Runtime與管理員,然後再到Intel官方的RealSense應用軟體商城 ( https://appshowcase.intel.com/en-us/realsense ),來下載這些支援RealSense攝影機的遊戲或工具。 由於Windows 10的Hello功能,可以透過臉部辨識來登入,不用再輸入密碼,因此這對RealSense攝影機來說,可說是不錯的應用之一,設定方式很簡單,只要到所有設定、帳戶、登入選項,在設定好密碼與PIN碼之後,即可設定Windows Hello臉部辨識功能,在設定時,必須保持注視螢幕,讓Windows來幫你的臉部特徵做掃描與紀錄,過程大約30秒至1分鐘。一旦設定完成後,就可以透過人臉來登入了。當然若因周遭亮度不夠導致辨識效果較差時,你可以再進行改善辨識率,讓辨識效果更精準。至於其他RealSense的應用,例如遊戲或工具畫面,文後將詳述。 Lenovo ipad 500內建Windows 10家用版(64位元),並隨附不少加值軟體,包括McAfee防毒軟體、CyberLink Power2Go 8 (影音光碟製作燒錄)、Lenovo PowerDVD 12 (光碟播放)、Lenovo Utility (各式工具)、Dolby Audio x2 (音效管理軟體)、Lenovo OneKey Recovery (一鍵復原)、SHAREit/REACHit (雲端硬碟存取與分享工具)、Lenovo Photo Master (相片管理軟體)等等,可幫助你進行各式行動多媒體相關的應用,以及雲端資料分享。 Lenovo ideapad 500採用高規的筆電元件設計,因此可兼顧效能與節電。在儲存裝置部份,採用SSHD的作法,不僅比單純HDD還快,也能節省一般筆電以小容量SSD搭配大容量HDD那樣的搭配較耗電且佔空間。因為只要一部SSHD即可搞定,其1TB的磁碟資料中,經常存取的資料會另存一份至8GB的SSD當成資料緩衝,而這部份通常會放不少作業系統的執行檔與經常存取的資料,因此開機速度接近一般的SSD。至於CPU+GPU的組合是採用CPU為主,GPU為輔。亦即絕大多數的運算是透過CPU來處理,而繪圖、遊戲等運作才請GPU來幫忙處理。兩者互相分工之下,能夠發揮出最佳的一般運算與繪圖運算。以下是各種測試結果。 在上述的各項測試結果中,可發現Lenovo ideapad 500的效能,在一般桌機工作環境還不差。一般應用下,電量大概可以支撐4小時左右。但若考量3D遊戲效能的話,由於Lenovo ideapad 500並非主打電競筆電,其GPU沒配置到高檔規格,只有配置到一般中階至入門的規格,因此還是可以玩一些市面上的3D遊戲,但必須要將特效關閉,才會有較為流暢的畫面。適合非重度遊戲玩家選購。 由於ideapad 500主打實感應用,因此我們挑選目前Intel的RealSense官方App市集,來測試體感應用的效果,是否好玩、好用。以下就帶各位來品嚐品嚐。 除了上述的RealSense Apps之外,其他還有學習用的Apps,例如Scratch延伸套件,可以在寫拼圖式程式語言時,直接用手來抓住一段程式碼,來與其他條件、狀況來拼貼,無須用滑鼠,只要手舞足蹈地就可以寫出一段程式喔!另外還有像是The Great Muppets Talent Search (木偶扮演遊戲),可以透過手來扮演布偶、移動布偶,增加小朋友的創造力。而Madagascar: Move It! 遊戲,則可透過雙手與動物擊掌,以便訓練小朋友的合作與配合能力。雖說目前上架的RealSense軟體數量還沒有很多,但未來將會陸續增加,屆時會有更多好玩的RealSense應用程式與遊戲,來挑戰你的體感控制能力! Lenovo ideapad 500適合各種多媒體應用,拿來看影片、聽音樂、修改照片、上網、聊天、玩體感互動App等等,都是沒問題的。若主要是買來玩遊戲也是可行的,只要遊戲的系統需求沒有很高,就可以嘗試玩玩看,不過建議還是以Casual Game或輕度遊戲為主,否則就要將特效調低,以犧牲畫質來提升速度了。若你是很挑剔的電競玩家/重度遊戲玩家,其他還有更好的選擇。若你是一般用戶,初學玩家,想要一台可以取代桌機的筆電的話,那麼Lenovo ideapad 500就是針對這樣的族群而設。此外,聯想還提供2年國際保固/加贈第一年全面保障計畫,而且不到3萬元即可買到第六代Core i5處理器且具有體感攝影機的高效能筆電,此外還有Core i7-6500U (2.5GHz~3.1GHz)的機種,售價為33,990元。這樣的規格可說是具備非常高的收藏價值。 廠商名稱:Lenovo - 荷蘭商聯想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:0800-000-702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桌機/筆電/迷你電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專題報導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智慧型手機/平板/手錶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顯示卡】:
-
Star Wars開戰必備神器,微星MSI Z170A GAMING M7主機板與MSI GTX 980 GAMING 4G顯示卡搭配組合!
以前在玩電腦遊戲的時候,以30FPS順暢地玩遊戲是最基本需求。但現在大家的眼睛都進化了,對於遊戲畫質與順暢度越來越挑剔,要享受玩遊戲的樂趣與體驗超細緻的遊戲畫面,至少也是1920x1080解析度,畫質設定甚至是最高的狀態下,而且還要能達到60FPS以上的效能才行。對於星戰迷來說,一定不會錯過最新推出的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遊戲。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華麗,因此對於電腦硬體的需求也非常高,想要在Full HD解析度或以上的設定來順暢執行遊戲。但要擁有這樣的優異遊戲效能,你需要一款高效能的電競主機板與顯示卡來搭配強力的CPU才能做到。 微星所推出的電競系列主機板與顯示卡、電競筆電在市場上都有許多愛好者,看到微星的龍形圖騰,就等於是電競遊戲的最佳選擇。這款主機板是微星GAMING系列電競主機板,型號為Z170A GAMING M7,在微星GAMING產品線定位上是屬於Enthusiast GAMING,也就是電競王者級,型號上的M就是代表專為Master (大師) 所設計,也就是主打頂級的遊戲玩家。在外觀上,延續微星龍形圖騰的火紅配色與黑色PCB電路板搭配設計除了晶片組與PWM供電模組上有散熱片外,IO後置接口也有散熱片保護。 如果搭配的是可超頻的K系列Skylake處理器,您還可以透過主機板上的快速超頻鍵,BIOS或MSI Command Center工具程式來快速超頻,預先已經設置了多達11段的超頻設定檔,輕輕鬆鬆就可以把系統效能又往上拉高。 有了效能強的電競主機板,當然也得有一張超強效能的顯示卡才能順暢執行3D遊戲。這次要用來搭配的顯示卡是微星推出的MSI GTX 980 GAMING 4G,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980繪圖處理器,是NVIDIA產品線中,僅次於GTX 980 Ti的頂級顯示卡。GPU時脈預設為1190MHz,Boost時脈高達1291MHz,想要再往上提升效能的話,還可以透過附贈的GAMING APP軟體進行超頻。搭載4GB的GDDR5顯示記憶體,運作時脈高達7010MHz。 在散熱方面,搭載了新一代MSI Twin Frozr V技術,直徑8mm的SuperSU熱導管以及TORX FAN扇葉與雙風扇設計,讓顯示卡在長時間執行遊戲時仍然可以穩定運作,而且還不會吵。風扇能這麼安靜的原因是因為具備ZERO FROZR智慧停轉技術,會根據GPU的負載狀況來調整轉速, 針對新上市的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遊戲,這款顯示卡更是最佳選擇。為什麼呢?因為仔細看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遊戲的系統需求就會發現,雖然遊戲的基本需求只要NVIDIA GeForce GTX 660 2GB顯示卡就能跑得動,但建議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970 4GB以上等級的顯示卡。所以如果想要擁有順暢但又更好的遊戲畫面,當然就是選擇MSI GTX 980 GAMING 4G這款等級的高階顯示卡。 處理器:Intel Core i7-6700K @ 4.0 GHz/4.2GHz (Turbo) 主機板:MSI Z170A GAMING M7 (BIOS:E7976IMS.180,10/21/2015) 記憶體:Micron DDR4-2133 @ 1066MHz 32GB (8GB×4) 顯示卡:MSI GTX 980 GAMING 4G SSD:Crucial M550 1TB(系統) 電源供應器:ENERMAX Platimax 1350W 作業系統:Windows 10 x64 首先我們先使用3DMARK來測試這款顯示卡的3D效能,後面會再使用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遊戲來測試其順暢度。 燒機測試,編輯使用Furmark程式,解析度設定為3840x2160,啟用8X MSAA反鋸齒,xTreme Burning功能,並使用GPU Stressing功能進行燒機測試。顯示卡燒機測試時待機溫度為42度,溫度較高是因為GPU在低負載狀態下,顯示卡風扇會暫停運轉。燒機20分鐘後,溫度也才上升到63度,即便是燒機的狀態下,風扇也才以44%的轉速運作,所以音量非常低,雖然編輯使用裸機平台進行測試,也得要貼近顯示卡才能聽到風扇的運轉聲 為了要測試出MSI Z170A GAMING M7與GTX 980 GAMING 4G這款平台組合實際執行遊戲的效能,PCDIY!編輯部搭配了Intel Core i7-6700K處理器,Micron DDR4-2133 8GBx4記憶體模組,Crucial M550 1TB SSD。至於遊戲則是使用11月中最新上市的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(Star Wars: Battlefront)來進行測試。 由於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(Star Wars: Battlefront)沒有內建效能測試的功能,因此這次測試我們使用了Fraps軟體來記錄60秒內的FPS變化,並整理為圖表。用的測試場景則是塔圖因星生存戰,解析度部分分別測試了3840x2160、2560x1440、1920x1080,畫面品質則設定為最高。 從遊戲測試效能可看出,微星這款主機板+顯示卡的組合,在Full HD解析度下的FPS至少都有100以上,2560x1440解析度的效能則大多在80FPS以上,3840x2160解析度的效能也有40FPS以上的優異表現。這樣的效能表現絕對可以滿足遊戲玩家的效能與畫質需求,是非常優質的組裝選擇。 而且執行遊戲時,使用GPU-Z觀察顯示卡的溫度最高也只有在70度左右,一旦GPU負載下降,溫度就會回到60度左右,離開遊戲之後,也只要幾分鐘的時間,GPU溫度就回到了42度。可見MSI GTX 980 GAMING 4G顯示卡的散熱效能確實非常優異,而且就算是GPU溫度到達70度的狀態,風扇轉速也仍然只有約60%,還是非常安靜,幾乎聽不到風扇運轉聲音。 在執行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遊戲時,隨著場景、光影環境甚至使用人物的武器不同,都可能會導致遊戲的FPS產生變化。例如執行恩多星英雄戰役 與蘇魯斯特星英雄戰役時,在2560x1440解析度,畫質最高的設定下,FPS雖然不像塔圖因星生存戰的FPS那樣高,但至少都能維持在69FPS以上,因此仍然非常順暢。所以使用MSI Z170 GAMING M7與MSI GTX 980 GAMING 4G這款組合執行遊戲時,在不同場景都能提供穩定、流暢的FPS效能,就算是特效全開,光影強烈變化的環境也不會感覺到畫面突然變頓。 廠商名稱:MSI -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2-3234-5599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顯示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顯示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主機板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機殼/電源供應器/散熱器】:
-
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 引爆網友熱議!
批踢踢實業坊PTT,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:「[請益] 4k LCD 到底該要幾" 才算有意義呢?」。很快的,馬上就引起了很多玩家與專業用戶的注意。網友表示,這感覺很主觀。接著,大家開始發言,討論4K UHD電腦顯示器。一開始,就有網友說,視力有差,1.0跟2.0怎麼比。接著,網友說,看用途。也有網友說,22、24吋太小,27吋、32吋比較剛好,還有人說40~48吋文字才不會太小。再來,有神人網友提出了,4K UHD顯示器的點距與視距科學理論。PCDIY! online總編輯提到:「這不是意義的問題,是爽度的問題!」結果,這個話題,引起網友熱議。 當第一支4K UHD智慧型手機,SONY XPERIA Z5 Premium問世,帶來了3840x2160解析度的超高畫質之後,人們才開始驚覺,什麼?手機都已經殖民火星,電腦現在才要開始登陸月球!接下來,我們回頭來看:「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?」這的確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。還記得幾年前,Steve Jobs在新一代iPhone發表會上,提出了所謂的Retina Display視網膜解析度,在3.5吋的iPhone 4上面,硬是塞進去了640x960解析度的螢幕,造就出了像素解析度326ppi的視網膜螢幕。自此之後,智慧型手機進入了螢幕解析度大戰,HTC J butterfly出現,帶來了5吋Full HD螢幕,進入1920x1080新時代,像素解析度首度超越400ppi,達到了441ppi。緊接著,OPPO Find 7出現,帶來了5.5吋2K螢幕,進入2560x1440新里程碑,像素解析度進入了538ppi。 最新,SONY XPERIA Z5 Premium的出現,帶來了5.5吋4K UHD螢幕,進入3840x2160全新時代,像素解析度進入了538ppi。這款第一支4K UHD智慧型手機,台灣地區代言人為周杰倫,提出了很好的訴求:「我可以 看見傑作」。它的訴求,說的一點都沒錯,這告訴了我們:「我的可以看見傑作,你的可以嗎?」當產品的競爭到了最後,比的已經不是用不用得到的問題。這其實,回歸到的,是一個人性的問題,人生求的不過是一個爽度。玩手機,玩電腦,跟玩車、玩音響、玩房子一樣,也是有爽度的差別,看你玩到什麼程度,就有不同爽度的高下。意義已經不重要了,爽度才能分出高下! ================= 眾所皆知的 LCD的尺寸 跟解析度的關係 與觀看者的視距 有相對的關聯性 簡單說 就是X距離下 至少要多少點距 才是眼睛看得舒服的 如果 解析度4K 卻擠在27" 原本27"在80cm距離觀看時的清晰細膩度是ok的 點距再小(解析度更高) 意義不大 除非你要貼近去看 不然那個距離事實上也看不清楚 所以 應該有一個比例 就是尺寸 解析度 視距的相對關係 我的理解 是不是正確的呢? 就是點距/視距的關係 決定眼睛適合的解析度 才是有意義的解析度 那 4k LCD 到底該要幾" 才算是有意義的點距 而不是噱頭呢? 視距通常根據桌子固定了 ================= ================= 這我之前研究過一下 眼球的成像模型是 凸透鏡成像, 所以物體在視網膜上面的成像大小由 點距/視距 決定。 而這個比值如果小到一定程度的話,人的眼睛會沒辦法清楚地分辨。 那個數值叫做鑑別率。(至少我高中還在學的時候叫做鑑別率) 從 http://tinyurl.com/q9pvv4r 看起來, 一般人的鑑別率在 0.00017453 ~ 0.00026179 考慮幾種解析度: (1) UHD (3840x2160) (2) WQHD(2560x1440) (3) FHD (1920x1080) 尺寸 視距(cm) 解析度 點距/視距(*10^4)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22" 60 FHD 4.2227 24" 60 FHD 4.612 25" 70 WQHD 3.088 27" 70 UHD 2.2237 40" 200 FHD 2.306 60" 200 UHD 1.7295 只要比值大於你的眼睛鑑別度,提升尺寸就不是很有意義。 這些數值當然只是理論,但我自己去看螢幕覺得沒有違背體驗就是。 我現在在使用的是 24" FHD,60cm視距,老實講,真的太大了,看個影片人常往後拉; 老家螢幕 22" FHD ,80cm視距,我也沒有覺得螢幕明顯很小。 學校提供的電腦,螢幕 27" WQHD,70cm視距,感覺還ok的。 MBPR 13.3" 40cm視距這個數值大概在 2.79*10^(-4)。 ================= 「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灘上,江山輩有人才出,一代新人換舊人」這用來形容顯示器市場,非常貼切。當大家還在討論要不要上4K UHD,5K UHD已經來了。電腦螢幕,現在最高到5K UHD,27吋DELL UltraSharp UP2715K顯示器,解析度達5120x2880。不過,5K UHD,現階段的HDMI 1.4與DisplayPort 1.2,單條線路都上不了5K UHD。27吋DELL UltraSharp UP2715K顯示器,用上了2條DisplayPort 1.2,才上得了5120x2880。HDMI 2.0與DisplayPort 1.3,則可以支援單條線路上5K UHD。 最後,我們再來重新探討一下:「4K UHD電腦顯示器幾吋才有意義?」其實,最終還是要看消費者是否有4K UHD的需求,若您需要的是超大解析度的桌面,要看4K UHD電影,或者需要3840x2160解析度來工作,這時候,您就會需要4K UHD顯示器。有了這樣的需求之後,接下來,要看放置顯示器的桌子大小,螢幕越大當然是越好,奈何空間總是有限,目前主流的4K UHD電腦顯示器為27吋與28吋,最小的則有24吋,22吋的則即將要推出,最大的則是40吋。玩家則力推,40吋Philips BDM4065UC顯示器,已經入手的不少都覺得相當滿意。當然,意義固然重要,不過,不少人追求的則是爽度。這其實,回歸到的,是一個人性的問題,人生求的不過是一個爽度。玩手機,玩電腦,跟玩車、玩音響、玩房子一樣,也是有爽度的差別,看你玩到什麼程度,就有不同爽度的高下。意義已經不重要了,爽度才能分出高下! ※這邊有電腦產業界的八卦,科技世界的祕辛,市場和業內人士關心的趨勢、內幕與新聞。歡迎加入 →更多的【PCDIY!八卦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洋垃圾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歪國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賣場情報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玩家話題】:
-
老闆,我要買微星龍魂機!
光華商場每天都有新鮮事,今天一樣不例外。PCDIY!光華商場特派記者派大星,今天在光華商場遊晃挖新聞的時候,突然遇到一個玩家跟店員、店長有說有笑,趕快湊上去一探究竟。玩家說:「老闆,我要買微星龍魂機!」店員回答:「你內行的!你是要買微星龍魂迷你電腦?還是微星龍魂遊戲筆電?」店員補充:「微星現在最強的龍魂迷你電腦闇夜之刃Nightblade X2,這台超勇猛,最高配備Core i7-6700K和GeForce GTX 980Ti,但還沒正式開賣。微星現在最強的遊戲筆電GT80 TITAN SLI,這台屌爆,配備電競鍵盤和GeForce GTX 980M SLI」,玩家回答:「我要買那台上面有寶劍的微星龍魂機!」店員回答:「哪一台呀?上面有寶劍的還真的沒看過耶!」玩家回答:「 」店員回答:「是這台嗎?這台是非賣品啦!」 話說:「玩家看上的這台微星龍魂機!」是PCDIY!社群經理陳兆宏先生,前幾天Intel搬新家,喬遷南港新辦公室開幕記者會,在台灣英特爾的全新數位辦公室,20樓的創新產品體驗區看到的。而且,這台微星龍魂機,只出現在PCDIY!的「 報導裡面喔!」所以,玩家可是好眼力,真的有細心在看文章,可是真的識貨呢!不過,這台會讓DIY族群眼睛為之一亮的MSI龍魂機,MOD改裝電腦,搭載Intel Core i7-6700K處理器,採用水冷設計,整隻龍的爪子抓住整部電腦的主機板(MSI Z170A GAMING M7主機板),且主機板、顯示卡、記憶體都有LED燈效,閃閃發亮!太吸睛了!值得注意的,就連固態硬碟,也是用上了Intel SSD 750,看來要玩MOD改裝電腦,也要趕流行用NVMe,上PCIe SSD,至於電源供應器則是隱藏在底座上。整體來說,這台微星龍魂機,不僅造型酷炫,配備符合玩家風格,做工也頗為精細,爽度直衝破表,玩家看了都口水直流呀! 隨著玩家自我意識的抬頭,MOD改裝電腦也在全球刮起旋風,不少玩家都打造自己的MOD改裝電腦,各大品牌電腦業者、電腦零組件業者,也鼓勵MOD改裝電腦,舉辦MOD改裝電腦比賽。這次在台灣英特爾的全新數位辦公室,20樓的創新產品體驗區看到的微星龍魂電腦,就是屬於最新的MOD改裝電腦經典之作,所以被收藏在台灣Intel辦公室裡面。不過,這台是非賣品啦!台北光華商場,可是買不到的喔! (01) (02) (03) (04) (05) (06) (07) (08) (09) (10) (11) (12) (13) (14)
-
D-Link DAP-1620無線延伸器速寫開箱,WiFi訊號無限延伸的神兵利器!
友訊科技為國內的網通大廠,在台灣深耕網路相關產品多年,D-Link也是廣受大家好評的知名老品牌。這次推出這款新產品D-Link DAP-1620,是外觀相當迷你的AC1200無線訊號延伸器。在外觀上產品大小只有120 x 159 x 42 mm,相當小巧可愛。 D-Link DAP-1620產品正面有雪白的鏡面烤漆,看起來相當有質感。天線的部份採用可收納式的2T2R雙頻天線,除了可以同時接收2.4GHz與5GHz的訊號之外,不使用時還可以直接將天線收起來,相當的方便。產品背面更是直接設計一組電源的插頭,讓您可以直接插在牆壁上,免去使用外接式電源線的煩惱,放在角落也小巧不占空間。只要利用WPS按鈕,簡單快速的一鍵設定,即可啟用Repeator模式,讓您家裡的無線路由器訊號無限延伸,收訊無死角。除了當無線延伸器之外,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台無線AP,讓您直接變身為AC1200規格的無線基地台使用。在設定的部份,除了WPS一鍵設定按鈕之外,只要利用瀏覽器簡易操作就能快速進入D-Link友善且親民的設定介面,只要按照步驟即可迅速設定完成。 技術規格的部份,由於是AC1200的機種,無線網路2.4GHz的802.11n最大頻寬最大可以達到300Mbps,5GHz的802.11ac最大頻寬更是可以達到867Mbps的水準。因為是無線延伸器,所以LAN埠的部份只設計了一個,傳輸速率為GigaLAN等級,可以完全支援ASDL、FTTB與FTTH寬頻,搭配各式802.11ac無線路由器,來做無線訊號延伸使用。 這款無線訊號延伸器,目前台北光華商場,以及各大網路購物賣場,都已經有在販售。PCHome 24h購物含稅含運報價:1,999元,露天拍賣則可以找到更便宜的賣家,含稅報價:平均約1,790元。 D-Link DAP-1620無線延伸器,友訊科技原廠也提供了長達3年的保固,與送修產品1小時快速換修的服務,如果您覺得家裡的無線路由器訊號範圍不夠力,這台D-Link DAP-1620是可以列入考慮的好對象。 廠商名稱:D-Link - 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:0800-002-615 廠商網址: →更多的【PCDIY! 網通設備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NAS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辦公室設備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電競部品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數位3C】:
-
AMD Radeon R9 380X實測開箱,高階顯卡之重返榮耀!
在兩大顯卡陣營中,AMD的產品線大多以較優惠的價格,來對上NVIDIA的同級產品。除了萬元以上的旗艦級對決中,在萬元以下的高階產品線中,AMD有不少的布局。像本次要介紹的Radeon R9 380X,就是一款高階級顯卡產品,價位在8000元上下的區間,以對上NVIDIA的GeForce GTX 960產品。 在2015年耶誕季,有不少新的遊戲釋出。這些遊戲越來越吃系統資源,除了本身容量動輒幾十GB,需要高一點容量的SSD來支應之下,記憶體要求最好是8GB起跳才不會頓,CPU則是建議Core i5等級。至於最重要的顯示卡部份,若你有4K顯示器,想要4K (3840x2160)解析度下跑得順,那麼萬元以下的高階顯示卡就建議別考慮了,最好還是選購市面上最高檔的旗艦級顯示卡,才能玩得過癮。這時候,若要選擇一張高貴不貴,戰鬥力又夠強的顯示卡,AMD Radeon R9 380X就是不錯的選擇! 但若你沒有要玩到那麼高的解析度,目前中、高階顯示卡都具備這樣的能力,但若考量要玩2015年底到2016年的最新遊戲,建議還是買高檔一點的顯示卡才夠力。以8千元上下的價位,買個Full HD (1920x1080),甚至2K (2560x1440)解析度下,都還跑得非常順的顯示卡是沒有問題的。以AMD於2015年11月19日正式發表Radeon R9 380X顯示卡來說,就能符合這些需求,且能支援最新的DirectX 12規格。這就是AMD所要提供的「經濟實惠」方案,讓你不用擔心買到的顯示卡還會「卡卡」的。以下就來看看這張規格吧! 這次的AMD Radeon R9 380X顯示卡,原廠的設定,標準版本的話,GPU時脈:970MHz,Memory時脈:1425MHz(5700MHz)。品牌顯示卡業者的話,也做了不少超頻版本,基本超頻版本,GPU時脈:990MHz,Memory時脈:1450MHz(5800MHz),效能超頻版本,GPU時脈:1030MHz,Memory時脈:1450MHz(5800MHz)。整體來說,超頻版本的效能,價格並沒有貴上太多,建議可以挑選超頻版本顯示卡。 為測試AMD Radon R9 380X的效能,PCDIY!取得由XFX (香港松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訊景科技)所推出的XFX 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顯示卡來做本次的測試。採用AMD RADEON R9 380X繪圖晶片,而且是特製超頻版本,GPU跑到了1030MHz,在外型部份,採用兩顆9公分超大散熱風扇,搭配自家XFX Ghost Thermal 3.0 Technology技術,可有效將熱源帶走。在BIOS的最佳化設計之下,在3D遊戲進行中能平均降低7dB的噪音,同時降低3°C的熱量,讓重度遊戲玩家即使在長久進行遊戲時,也不會受到高頻風扇所帶來的惱人噪音。 隨著顯示卡市場,AMD與NVIDIA雙強二分天下,互有支持的品牌顯示卡業者。然而,這次AMD推出了最新的Radeon R9 380X顯示卡,最為力挺的,則是XFX。不過,XFX品牌顯示卡,目前並沒有代理商引進台灣銷售。XFX這次,光是Radeon R9 380X顯示卡,就推出了七種款式,事實上,只有兩種版本,主要是銷售不同國家。 ●RADEON R9 380X DD XXX OC 99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4DFG,GPU時脈:990MHz,Memory時脈:57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D24M,GPU時脈:1030MHz,Memory時脈:58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XXX OC 99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F24M,GPU時脈:990MHz,Memory時脈:57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4DB5,GPU時脈:1030MHz,Memory時脈:58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XXX OC 99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4DF5,GPU時脈:990MHz,Memory時脈:57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4285,GPU時脈:1030MHz,Memory時脈:5800MHz ●RADEON R9 380X DD XXX OC 990MHZ 4GB DDR5 型號:R9-380X-4255,GPU時脈:990MHz,Memory時脈:5700MHz 採用PCI-e 3.0架構,GPU時脈設定為1030MHz,搭配4GB GDDR5記憶體,時脈設定在 1450MHz,頻寬可達到5.8Gbps,GPU和Memory皆比官方設定的時脈高一些,可讓遊戲效能再往上提高。至於AMD RADEON R9 380家族顯示卡所具備的Mantle & GCN架構,支援FreeSync、Eyefinity技術顯示技術、相容於Windows 10、真DirectX 12 API,同時具備Vulkan API等特色,也都一應俱全,當然也支援CrossFire多顯示卡技術,能夠安插多張顯示卡來讓3D繪圖效能爆增,讓4K遊戲不再卡卡。 接下來就測試,PCDIY!採用Intel X99平台與3DMark測試軟體、Thief、Sniper Elite 3、GTA V等遊戲進行測試。並與先前的GTX 960效能做對比,由於先前GTX 960是以2GB版本來測試,而這次的R9 380X是4GB版本,因此測試比較表僅供參考。 此外,後面再追加新的遊戲測試,像是Star Wars Battlefront、Call of Duty: Black Ops III、Fallout 4、Rainbow Six Siege等遊戲,來對Radeon R9 380X顯示卡做其順暢度測試。解析度設定在Full HD (1920x1080)與2560x1440解析度,並嘗試以4K (3840x2160)解析度來測試顯示卡的負荷能耐。而GTA V採用預設的畫質設定外,其他兩款遊戲畫質均設定在最高。 處理器:Intel Core i7-5960X @ 3.0 GHz/3.5GHz (Turbo) 主機板:ASUS X99-DELUXE Rev. 1.0 BIOS:1901 ( 08/10/2015 ) 記憶體: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DDR4-2133 @ 2133 16GB (4GB × 4) 顯示卡:XFX 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 SSD:crucial M550 1TB(系統) 驅動程式: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 15.11.1 Update 電源供應器:ENERMAX Platinum 1350W 作業系統:Windows 10專業版 x64 請參考表格或測試擷圖,可以發現三款遊戲在2K解析度下均可超過40FPS以上,如同AMD簡報所說的,R9 380X就是主打2K 1440p (2560x1440)的解析度為主,能達到非常的流暢度,而GTX 960大約只有30FPS以上。 至於在最新的Call of Duty: Black Ops III (決勝時刻:黑色行動3)遊戲表現部份,由於此遊戲運用到許多最新繪圖技術,系統需求頗高,在2560x1440的解析度下,有40~50 FPS左右。若調整到3840x2160解析度的話,則降到20~28FPS的表現。由此可知,2016年的遊戲將會越來越吃繪圖卡資源,想要在2K解析度下玩得順,必須要R9 380X這類高階顯示卡才能勝任! 在Star Wars Battlefront (星際大戰:戰場前線)遊戲表現部份,該遊戲較沒有那麼吃系統資源,因此在Full HD、2K、4K解析度下,依序有73~85、45~55、25~30FPS的表現。雖說R9 380X在4K下可以執行,但在場景複雜的狀況下,仍會降到15FPS左右,至於2K解析度則一切順暢! 至於Fallout 4 (異塵餘生4)遊戲表現部份,這套也算是頗吃系統資源的遊戲,由於遊戲本身將Vsync打開,因此必須將Fallout4Prefs.ini設定檔裡面的iPresentInterval設定值改成0,方可將Vsync關閉,一舉把FPS的測試效能突破60FPS的限制。以戶外場景測試Full HD、2K、4K各解析度,依序有69、47、25FPS的水準。以4K模式下可以執行,但在場景複雜的狀況下,仍會降到15FPS左右,至於2K解析度則一切順暢! 最後看看Rainbow Six Siege (虹彩六號:圍攻行動)遊戲表現部份,這套遊戲算是比較不吃太多系統資源的遊戲,以內建測試功能來測試分數,在Full HD、2K、4K各解析度,分別獲得整體成績74.1分、54.6分、28.7分。這表示在2K解析度下R9 380X應付可說是綽綽有餘。而切換到4K解析度時,則有些複雜場景就會掉到30FPS以下,雖然也是可以玩,但可能會有一點卡卡的!建議還是以2K來玩會比較過癮。 至於耗電量部份,開機進入Windows 10桌面環境的耗電量約78~90W,當執行重量級遊戲,甚至調到4K解析度,特效全開時,耗電量最高達280W左右。就如同該官方標榜的TDP 190W一樣。因此在電源供應器部份,建議最好使用足瓦的產品,才能負荷這張顯示卡。 在溫度量測部份,開機進入Windows 10桌面環境時,GPU溫度為33°C左右,透過Furmark燒機20分鐘之後,GPU大約維持在65°C而已。比NVIDIA的顯示卡動輒70~85°C的溫度還低很多,由此可知XFX的散熱設計,搭配雙風扇的發揮,能有效將溫度排出。讓系統能在高時脈的運作之下,同時擁有最佳的散熱表現。 目前,品牌顯示卡的話,AMD Radeon R9 380X也已經在市面上銷售,台北光華商場零售價格,技嘉科技最早到貨,GIGABYTE G1 Gaming系列GV-R938XG1 GAMING-4GD報價8,190元,這張顯示卡配備有金屬強化背板。撼訊也到貨了,PowerColor PCS+ R9 380X Myst. Edition 4GB GDDR5報價7,990元。整體來說,台北光華商場零售價格,價格區間掉在8,000元上下。 這次,我們實測了XFX RADEON R9 380X DD BLACK EDITION OC 1030MHZ 4GB DDR5顯示卡,發現超頻版本的AMD Radeon R9 380X顯示卡,整體戰鬥力還不錯。以8,000元上下的高階顯示卡來說,能提供Full HD或2K解析度在特效全開之下,仍有超過75fps、45fps的表現,且完整支援Windows 10的DirectX 12規格,可說是非常划算的一個產品。若覺得手上的顯示卡效能不太夠了,或者,又想換換別的陣營,也許AMD Radeon R9 380X顯示卡可以是您考慮的優選。當然,以這樣的價格,優異的效能表現,的確是相當物超所值,這也是AMD高階顯卡之重返榮耀的神兵利器呀! →更多的【PCDIY!顯示卡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顯示器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主機板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機殼/電源供應器/散熱器】:
-
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實測開箱,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!
現在,要買最好的大容量硬碟機,要系出名門,要超大容量8TB,又要企業級24x7規格,還要效能表現優異,主軸馬達7200轉,以及具備運轉靜音與低功耗,並具備五年保固。那麼,你要的硬碟機之王,肯定就是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! 隨著大數據Big Data概念發燒,企業需要更大的儲存空間來儲存更多資料,並且還要具備高效能的傳輸速度,才能真正地釋放資料力量,讓企業能充分活用這些原本躺在儲存設備中的數據資料。針對企業的大容量需求,硬碟廠商也不斷地發展技術,提升硬碟容量。而除了透過提升單碟容量外,另一個方法就是在硬碟機中塞入更多碟片。HGST Ultrastar He8使用創新的氦氣填充技術,因為氦氣密度約為空氣的7分1,可讓傳統機械硬碟,運轉磨耗更低,產生的廢熱更少,噪音的產生更低,所以,可在標準3.5吋硬碟機,塞進7張碟片(7Stac),將硬碟容量提升到8TB,而且,完全不影響效能的表現,還具備運轉靜音與低功耗。 HGST Ultrastar He8,型號中He就代表採用氦氣填充技術,此系列硬碟搭配七個碟片,磁錄密度為每平方英吋664Gbits,因此使用7張碟片就能達到8TB容量。此系列硬碟最大容量為8TB,最小則是6TB,在硬碟介面上則有SATA 6Gb/s與SAS 12Gb/s兩種介面,針對企業用戶的特殊需求,除了4K磁區大小的產品外,還另外提供512n 磁區大小的He8硬碟機。這次送測的是SATA 6GB/s介面,容量8TB,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,型號為HUH728080ALN601。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,為企業級產品,可用度設計為24x7(每天24小時,每週7天),MTBF規格高達250萬小時,工作溫度範圍為-40~70度C,載入/載出循環次數可達60萬次,年故障率更只有0.35%,產品有5年保固。除了具備優異的可靠度外,He8系列硬碟還擁有低耗電的優異表現,閒置耗電平均僅5.1W,作業平均也只要7.4W,相較於先前測試過的7K6000 6TB硬碟,限制耗電平均要7.1W,作業平均則為9.1W,碟片更多、容量更大的He8 TB卻反而更省電,由此便可得知Ultrastar He8在功耗表現上更為優異。 這邊,我們拿到了一顆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,SATA 6Gb/s介面,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,型號為HUH728080ALN601,代理商為威健實業,保固期為五年。 編輯使用CrystalDiskInfo、HD Tune Pro、TxBENCH檢測HGST HE8 8TB硬碟的規格資訊。 這顆硬碟的型號為HUH728080ALN601,容量為8001.5GB,韌體版本A4GNT7J0,緩衝區大小未偵測到,官方規格標示為128MB。硬碟轉速偵測為7200 RPM,傳輸模式為SATA 6Gb/s,支援S.M.A.R.T.,APM,NCQ功能。 硬碟容量標示為8TB,HD Tune偵測為8001.6GB,實際可用空間為7452.0GB,實際容量為7630755MB,格式化之後可用7624315MB。 剩下可使用的空間為7.27TB,並採用了4K Byte的磁區進行格式化。 至於效能表現方面,編輯使用CrystalDiskMark、HD Tune Pro、AJA System Test、Anvil〞s Storage Utilities、TxBENCH與ATTO Disk Benchmark來進行測試。 在標準測試,Seq測試項目顯示讀取速度:206.0MB/Sec,寫入速度:207.9MB/Sec。從測試結果對比廠商標示的205MB/s,實測出的速度與標示規格差不多,甚至還更快。這得歸功於馬達轉速7200轉與緩衝區128MB的設計,讓這款硬碟的讀寫效能都能突破200MB/s。 在HD Tune效能測試中,測得讀取速度為:平均值163.5MB/Sec,寫入速度:平均值162.3MB/Sec。檔案效能測試選單裡面,使用500MB的小檔案來測試速度,結果顯示讀取速度:維持在200MB/Sec左右,寫入速度:維持在206MB/Sec左右。隨機存取選單成績則可看出,對於小檔案的傳輸表現,寫入速度比讀取速度還要快得多。額外測試選單裡面,讀取速度與寫入速度也表現不錯,大部分都維持在平均160MB/s左右的水準。 AJA System Test的話,讀寫測試結果還在200MB/s上下。 這個測試,總分達到了444.77。 這個測試,在Sequential測試項目,讀取速度:198.374MB/Sec,寫入速度:203.809MB/Sec。 在ATTO Disk Benchmark,8192.0測試項目裡面,讀取速度為1.772MB/Sec,寫入速度為178.956MB/Sec。 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,目前主流SATA 6Gb/s介面,然後,是磁區AF 4K格式化的機種的話,市場行情約在19,999元左右。台灣國內地區的話,autobuy購物中心含稅含運報價19,999元,PChome 24h購物含稅含運報價19,999元,世技電腦含稅含運報價18,795元。美國地區的話,newegg報價美金579.99元(折合台幣19,030元),由此可見,台灣地區的零售報價,與美國地區價格同步,台灣地區零售價格算是非常合理。 PCDIY! online社長在此提醒大家:「硬碟有價,資料無價」。硬碟容量持續創新高之下,硬碟故障,導致資料人間蒸發,是很嚴重的事情。一定要做硬碟容量與資料備份,所謂的硬碟容錯,則是:「要做磁碟陣列,RAID 1,10,5,6」,所謂的資料備份,則是:「雞蛋不要放同一個籃子裡」,要有全方位保護資料安全的認知。很重要的,硬碟保固,保的是硬體,沒有保資料。儲存在硬碟裡面的資料,是沒有在保固範圍之內的! 這次,實測開箱了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之後,對於它優異的存取效能,以及運作時的靜音表現,有相當高的評價,加上這款硬碟,為24x7企業級硬碟機,可靠度更高,超越了一般消費級硬碟機,同時又有五年原廠保固,可以放心把重要資料儲存在裡面。當然,這樣天使臉龐,魔鬼身材的海量硬碟,當然也有妖獸級身價,適合口袋夠深的玩家與專業用戶來細細品味,也相當適合企業用戶儲存重要資料。HGST Ultrastar He8 8TB硬碟機,整體表現優異,加上8TB海量儲存,無疑是巨量資料儲存的神兵利器。 廠商名稱:HGST - 新加坡商昱科環球儲存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: 技術支援:0080-165-1647 →更多的【PCDIY! HDD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SSD】: →更多的【PCDIY! 行動儲存】:
-
Amazon Fire Tablet進攻大陸市場,售價499人民幣
電子商務巨擘Amazon於美國感恩購物節中,正式推出50美元(約新台幣1615元)的7吋平板-Fire Tablet,並於自家Amazon網站上架。甚至還提供一次買5台,就多送1台的「早鳥預購優惠」,等於平均1台才41.66美元(約新台幣1347元),讓美國消費者能擁有豐富的耶誕節禮物。 不過Amazon不只嘉惠美國消費者,如今也將Fire Tablet賣入中國大陸市場,以499人民幣(約新台幣2560元)的超低售價供貨,搭配中文(簡體)/英文介面,以及提供多達13萬多冊的原版英文書與英語輔助教材,幫助學生學好英文,讓自己更有世界觀… 當中國大陸白牌平板銷往全世界,雖然提升了Android作業系統在平板市場的佔有率,然而低價傾銷的結果,也讓Android平板的平均銷售額(ASP)降低。連帶影響到品牌大廠的Android平板銷售量。 站在Content Provider(內容供應商)來說,Amazon推出平板產品,就是要藉此來提升其電子書、數位內容的銷售量,這也算是他們的本業。Amazon推出便宜的Fire Tablet產品,將價格壓低到幾乎沒有其他平板廠商能跟他們匹敵,也藉此來排除掉市面上品質參差不齊的廉價平板,讓美國消費者只要花少許的費用,就可以享有Amazon提供的高品質平價平板。 由於Amazon也重視中國大陸市場,如今Fire平板在美國狂銷之下,Amazon也宣佈即日起,Fire Tablet在中國市場正式銷售。以499人民幣(約新台幣2560元)的價格,在Amazon.cn網站上架!藉著Fire Tablet的高品質,以及官方提供的多樣化數位內容服務,直接與中國在地的眾多白牌平板廠商正式對決! Amazon硬體裝置副總Neil Lindsay表示,Fire平板自推出以來就頗受好評,推出至今已賣出數以百萬計的Fire Tablet。由於在中國已有數以百萬計的讀者早在使用Kindle電子書產品,因此我們也很高興能將Fire平板賣入中國市場,提供不同的電子書方案讓讀者選購,讓客戶能夠學習閱讀英文,並使用像是Word Wise、Blue Shade等好用工具來協助學習英語。當然還有提供許許多多的英文和中文的數位內容(如字典、電子書等等),因此我們相信讀者將會更愛我們全新的Fire平板。 這款只賣499人民幣的Fire 亞馬遜平板電腦,規格如下: ● 7吋,解析度1024x600 (171ppi),IPS面板 ● 1.3 GHz 四核心處理器 ● 搭載Fire OS 5 (基於Android 5.1的客製版) 簡體中文/英文版 ● 1GB RAM ● 8GB eMMC (留有5GB可用儲存空間),另有microSD插槽支援到128GB卡 ● 802.11b/g/n Wi-Fi 無線網路與 Bluetooth 藍牙 ● 主相機:200百萬畫素;前相機:30萬畫素(VGA) ● 音效:內建單聲道喇叭 ● 感測:內建加速度感測器 ● 體積為191x115x10.6mm;重量為313g ● 電池續航力:7小時 ● 充電時間:6小時充飽 這個價錢具有15免費退換(大陸地區),以及1年的設備有限保固,並提供2~3年延長保固加購服務。目前預售中,於12月10日出貨。至於美國部份則是因為賣到缺貨,將於12月26日才會陸續出貨。 由於大陸的白牌平板,可說是百家爭鳴。與Fire Tablet相近規格的產品,早就已是200人民幣以下的嗜血市場!以189~499人民幣的價格帶來看,有些是八核、有些甚至可以是可以通話的平板手機,看來似乎比Fire Tablet的499人民幣還具吸引力! 除此之外,消費者若願意多花一點點錢,就可以買到Windows的平板了。例如299人民幣可以買到Windows 10的Tablet,比Linx 7還便宜。甚至399~459人民幣還能買到Windows 10 + Android雙系統的7吋平板,看來Fire Tablet想要強龍硬壓地頭蛇,可說是個硬仗啊! 不過,若以這些白牌平板可能品質良莠不齊,軟體來源也不明確,甚至就算你人品好都還是有機會買到機王的情況下,看來Fire平板電腦提供大廠的品質、完整且合法的數位內容,並可幫助消費者來學英文來說,仍是有勝算的,就看大陸消費者買不買單了… (1) (2) (3)
-
Intel Skylake「非K超頻」震撼登場,空冷飆速加快70~74%大爆發!
這幾天,主機板業界發生了大事情,Skylake驚爆「鎖頻被破解」。來自北投、中和、新店的四大主機板廠,無人有辦法破解的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,居然被中和一家前陣子才新進入遊戲主機板業者,給破解了。全世界第一家提供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暴力超頻技術的,則是美超微Supermicro。這次,非常令人振奮的,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非常強悍,「非K超頻」的戰鬥力,效能提昇,出現了可以免費額外加送「70%~74%效能」,可以輕鬆達到超頻加速「狂飆170~174%」 --------------- --------------- 2015年11月30日,專注於超頻比賽,在玩家圈頗具盛名的HWBOT網站,突然出現了一個新的世界超頻紀錄。由DHENZJHEN所創下2 CPU的Skylake CPU超頻記錄,用了居然是「鎖頻版」的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,硬是把不能超頻的Core i3-6320,由內頻3.9GHz(100MHz x39),硬是超頻到了4.675.98GHz(119.9MHz x39),整體超頻加速「狂飆120%」。 這個全新的超頻記錄,由於用了「鎖頻版」的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,加上搭配了「不能超頻」的「Intel H170主機板」,把完全不可能的超頻組合,硬幹給超頻上去。這首次Skylake驚爆「鎖頻被破解」,不但轟動了玩家圈,震撼了主機板業界,也讓Intel非常跳腳。 Skylake驚爆「鎖頻被破解」,這個事情非常大條。直接影響到的,就是Intel最有利潤的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銷售,若是「鎖頻版」的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都能超頻,萬一還可以超到跟「不鎖外頻、倍頻版」的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一樣水準,那麼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就麻煩大了。 然而,對主機板業界,這個Skylake驚爆「鎖頻被破解」,此事可是非同小可。正因為,由DHENZJHEN所創下2 CPU的Skylake CPU超頻記錄,用的是「不能超頻」的「Intel H170主機板」。反推回來,「Intel H170主機板」的鎖頻機制,Intel ME韌體的鎖頻功能,已經破功,正式宣告「被破解」。這樣「不能超頻」的「Intel H170主機板」都能拿來超頻,那麼也正式宣告「Intel H170及B150、H110主機板進入可超頻時代」。 這邊要給大家上一課,進一步認識「Skylake處理器」,以及「Z170、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。 桌機版Skylake處理器,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目前上市零售盒裝版,總共有Core i5-6600K、Core i7-6700K;還有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,目前上市零售盒裝版,標準版總共有Pentium G4400、G4500與G4520,Core i3-6100、6300與6320,Core i5-6400、6500與6600,Core i7-6700。低電壓版共有Pentium G4400T、G4500T、Core i3-6100T、6300T,Core i5-6400T、6500T、6600T,Core i7-6700T,這幾顆低電壓版,台灣代理商則並沒有引進銷售。 桌機版Skylake處理器,採用LGA1151腳位,共可對應「Z170、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。其中,只有「Z170主機板」可以超頻,這邊超頻,指的是「外頻、倍頻與記憶體都能超頻」,但需要搭配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。「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則不可以超頻,這邊說的不能超頻,指的是「外頻、記憶體都不能超頻」,外頻最高100MHz,允許3%的差異幅度,簡單來說,就是外頻只能跑到103MHz左右,記憶體的話,則只支援到DDR4-2133,無論是怎麼調整,怎麼跑都只能跑到這個速度,頂多只能調整記憶體時序。若是DDR3版本,最高也只能跑到DDR3-2133。 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,一定要搭配「Z170主機板」,才能支援「外頻、倍頻與記憶體的超頻」。「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,若搭配「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,則等同自廢武功,不能支援「外頻、倍頻與記憶體的超頻」,外頻會被鎖住100MHz,記憶體也會被鎖住,只能跑到DDR4-2133。 「非K系列天胡處理器」,不管搭配「Z170主機板」,或者是搭配「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,結果都是相同的,「外頻、記憶體都不能超頻」,外頻會被鎖住100MHz,記憶體也會被鎖住,只能跑到DDR4-2133。 2015年11月30日,HWBOT網站,出現由DHENZJHEN所創下2 CPU的Skylake CPU超頻記錄,不能超頻的Core i3-6320,由內頻3.9GHz(100MHz x39),硬是超頻到了4.675.98GHz(119.9MHz x39),整體超頻加速「狂飆120%」。這也證實了,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的超頻,已經不再遙不可及。然而,從CPU-Z的截圖,可以發現,用的是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C7H170-M主機板,這是屬於美超微的最新遊戲主機板系列。 然而,這張美超微Supermicro SUPERO C7H170-M主機板,引發了後續各大主機板相繼投入戰局,ASUS、ASRock、MSI與GIGABYTE也加入了「非K超頻」的研究,做出了更多的「非K超頻」主機板,先是Z170主機板「非K超頻」破解BIOS流出,再來是「非K超頻」改版H110、B150與H170主機板也悄悄開賣。 隨著Skylake驚爆「鎖頻被破解」,加上標準版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,隨便都能超頻。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非常強悍,「非K超頻」的戰鬥力,效能提昇,出現了可以免費額外加送「70%~74%效能」,可以輕鬆達到超頻加速「狂飆170~174%」。 原本競爭激烈的消費級主機板市場,出現了新的震撼彈,也產生了急遽的變化。新進遊戲主機板市場的美超微Supermicro,在「不能超頻」的「Intel H170、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,率先全面引進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暴力超頻技術之後,來自北投、中和、新店的四大主機板廠要不要跟進?龍頭霸主華碩ASUS一定會出招,競爭對手技嘉GIGABYTE肯定也會追擊,接下來微星MSI、華擎ASRock勢必也得跟上腳步,看來2016年的遊戲主機板市場,還會有很多好戲可看。 而接下來,很肯定的,「H170、B150及H110主機板」市場,尤其是相對比較高階的「H170、B150主機板」,「非K天胡處理器」的暴力超頻將會是新重點!
最多人點閱
-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,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,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
-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,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!
-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,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!
- 洋垃圾神器,Xeon E5-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!
-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,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
-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,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!
- ASUS ROG STRIX-GTX1080-O8G-GAMING開箱實測,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!
-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,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!
-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,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-2670神器級處理器!
-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,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!
- 微星MSI Aegis X-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,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!